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2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推动双碳目标,国务院、能源局、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定,形成了以《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核心,各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的“1+N”政策体系。同时经过多年试点,作为重要减碳工具的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开市。
经过两年的运行发展,双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也逐渐辐射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对于大宗商品行业而言,双碳目标的提出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我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碳排放超过30%,居世界第一,据数据统计显示,从综合排放源来看我国的碳排放超过70%来自于工业生产;而从直接排放源来看,超过85%来自于能源消费。工业生产提供了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化肥等各类大宗商品;而能源的消费的影响更是涵盖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同时推动双碳目标最重要的几大路径包括节能降碳、能源转型、高耗能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源回收利用、碳吸收利用(CCUS)等,可以看到几大路径对应着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因此双碳目标的提出从多重意义上将对大宗商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颠覆性改变。
2022年-2023年是双碳目标经过2年(2020-2022年)讨论、政策制定、路线图规划后,真正进入实践操作的一年;与此同时,全球正在面临能源短缺的风险,多国重启煤炭以保能源供应,这与减碳路线背道而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我国的双碳目标将如何推进,对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等大宗商品影响几何,本报告将带您梳理中国双碳目标的来龙去脉,把握政策方向和路线图的引导,共同为推进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内容价值:
(1)梳理双碳相关政策,辅助企业规避风险发现机会;
(2)分析行业路线图,厘清双碳背景下行业发展脉络,辅助企业决策制定。
目 录
第一章 双碳概览
1.1 碳排放情况总结
1.1.1 全球碳排放情况
1.1.2 中国碳排放情况
1.2 双碳目标解析
1.2.1 全球各国“双碳”目标情况
1.2.2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双碳路线图
2.1 “1+N”政策体系
2.1.1 政策之“1”:顶层设计
2.1.2 政策之“N”: 行业和地区政策
2.2 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2.2.1 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2.2.2 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2.2.3 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2.3 全球复杂情境下的调整
2.3.1 能源短缺对全球碳减排进度影响
2.3.2 碳边境调节机制影响下的大宗商品
第三章 2030年碳达峰的路径解析
3.1 能源转型
3.1.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1.2 氢能发展
3.2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3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
3.3.1 CCUS的技术流程
3.3.2 CCUS项目列举参考
第四章 碳市场分析展望
4.1 全国碳市场运行分析
4.2 国外碳市场运行分析
4.3碳市场及其衍生品交易展望